Board logo

标题: [讨论]战国无双的武器名称来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光坊天海    时间: 2007-6-20 21:34     标题: [讨论]战国无双的武器名称来源...

最近打工干活的间歇玩战国无双2帝国....自创新武将多个...天下统一N次....那些4级武器天天在眼前晃,不免找一下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来源~

武器的名称以武器数量最多的《战国无双 猛将传》为准(因为战国无双2帝国和无双大蛇似乎都缩减了武器,最高级只有LV4,而战国无双 猛将传最高有LV6)

第一个考证的对象是明智十兵卫光秀

LV3武器——备前近景:历史记载的光秀配剑,为信长效力后便没有再出鞘过,在本能寺之变时再度拔刀。

LV4武器——数珠丸恒次:天下五剑之一,貌似和人物没什么联系,却也是光秀在过场动画和CG中的武器....

LV5武器——灵剑布都御魂:在《古事记》当中建御雷之男神的配剑被叫做灵剑布都御魂,或者叫做土佐布流剑,不过据说《源平盛衰记》当中叫做布流剑(真实性不明)...传说为神武天皇在东征虾夷天照大御神时赐予的武器,帮助其统一日本列岛(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讽刺...)不过这把武器是游戏中唯一存在于现实的LV5武器,明治时代挖掘禁地石上神宫的时候确认了这把剑的存在,目前在石上神宫作为主祭品供奉。

LV6武器——罗刹刃金狼:根据猛将传的武器说明,是用金狼之牙锻造的罗刹神刀。金狼是传说中的神狼,狼族之王,罗刹最初指雅利安人种入侵印度之前那里的原住民....



然后是信长大人.....(魔王的武器都能叫出名堂来....)

LV1——蜘蛛切:记载于正史上存在的名刀,原名膝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据说手持双刀的时候一刀攻击敌人面部,一刀攻击敌人膝盖而得名。两把刀传刀源赖光手中的时候,他将其中的鬓切交给渡边纲,膝切则自配,后其用膝切斩杀了暗害他的蜘蛛精,于是膝切又有了蜘蛛切的别称。

LV2——鬼切:也就是鬓切,渡边纲用其在五条大桥斩落鬼神茨木童子的手腕,而得到鬼切的别名。

LV3——压し切长谷部:长谷部国重所作名刀,史书记载中的信长配刀,当时服侍信长的茶童因为触怒了信长而逃到茶棚架子下面,被信长用此刀连人带架砍了,因此得名。

LV4——妙法千五村正:初代村正刀匠千五所作妖刀,传说刀身斩时如朝露周身若云雾缭绕,因为刀身上有整部妙法莲华经得名。

LV5——蛇之鹿正:建御须佐之男斩杀八歧大蛇的神剑,不过根据史料考证八歧大蛇其实是指当时鸟发地区的八股豪强势力的代称...(跟信长很配...)

LV6——神灭第六天:大概是对应信长的佛敌身份吧,第六天魔王在印度神话中是魔中之魔,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名字叫做波旬,因阻挠人间的修行者著称,曾经试图阻止佛陀的最后涅磐.....



越后之龙——上杉近卫少将辉虎入道谦信

LV5——天丛云:据说是被斩杀的八歧大蛇尾巴里发现的神剑,因为大蛇平时头上云雾缭绕,因此得名丛云剑,之所以前面又加个天字是因为此剑后来成为日本皇室三大神器(在各种YY小说里被折腾得惨不忍睹),不过天丛云得名字传得不是很响,倒是关于它的另一个传说很有名,根据《日本书记》记载,景行天皇的三皇子倭建东征荒神的时候就是佩带此剑,当时中伏被大火困在原野上,传说此剑飞出斩断燃烧的野草救了倭建皇子一命,事后此剑被赐予“草剔(就是草子头下面一个雏)”之名。原本供奉于热田神宫的此剑现在已经消失,因为在源平合战期间安德天皇溺水身亡,于是此剑下落不明。在游戏中管领大人拿的这个七支剑的造型其实在电影《天与地》里出现过...

LV6——焰光毗沙门天:谦信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大名,天下无敌的越后甲骑正是以毗字军旗,“龙”冲锋口号闻名天下,谦信终生未娶,自喻为真言宗之武神·毗沙门天王在人间的化身。以“刀八毗沙门天王”为军旗,所向披靡。临阵当先,以本阵冲锋这种做法在战国时代也是绝无仅有。
毗沙门天是无量智慧神,最初是弘法大师到唐朝后所得,身披盔甲,一手捧宝塔,一手持棍。这里我认为原型应该是多闻天,也就是托塔天王。毗沙门天是日本七福神之一(惠比寿神,大黑天,毗沙门天,弁才天,吉祥天,寿老神和布袋神)。不过话说回来,名为焰光,实际上却是冻牙属性....



甲斐之虎——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信玄(一直不明白假面老头明明腰里有刀却拿扇子打人)

LV5——天孙降临:天孙指天照大神之孙,全名是“天迩歧志国迩歧志天津日高日子蕃能迩迩艺命”(我晕了)....

LV6——是大神咒:游戏中的解释是代表智慧的真言...不过我倒记得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末尾有一句:“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其余的慢慢来吧....下一个是独眼龙....




欢迎光临 MSG-模导大战 (http://jpsfm.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